甘肅省屬于西北內陸棉區,這里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光照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棉花生長。多年來,棉花是當地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地區的敦煌、瓜州和金塔等縣市,約有2萬棉農種棉。棉農以小農戶居多,種植規模不大且分散,因為青壯年外出務工,婦女便挑起大梁,成為植棉主力軍之一。
呂豐霞從小就幫著父母一起種棉花。為了供孩子念書,丈夫外出打工了,她一個人操持家里的活計,14畝地種了棉花、玉米和葡萄,棉花占家庭收入的大頭。2021年,因為棉花和葡萄價格高,家里的收入增加到了10萬元。
“我們種棉還是沿用父輩們傳下來的傳統種植方式,比較保守和落后,缺乏現代農資農技知識。這些年干旱、大風、高溫、霜凍這樣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對棉花生產影響很大,我們很希望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和方法。”
去年10月,先正達集團中國和荷蘭禾眾基金會中國辦公室邀請了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到敦煌做調研,了解當地的植棉情況,向包括呂豐霞在內的棉農普及棉花保險等知識。
“聽說先正達集團中國和禾眾要做一個棉花項目,做示范田,辦農民學校,我們很高興能參與進來,學習先進的種棉技術,用上高質量的農資。”今年,呂豐霞打算增加棉花種植面積,采用更先進的現代種植方式,讓棉花品質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距離敦煌120公里的酒泉市瓜州縣種棉歷史悠久,產量高、品質優,是甘肅省的棉花種植大縣。
棉農韓金瑞是瓜州縣的種棉大戶,2021年,她在瓜州種了1500畝棉花,而且還種到非洲去了。
“以前人工種棉,成本高、收益低,現在采用機械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機器拾花、無人機施藥、水肥一體化灌溉,效率高而且成本低,節省了不少投入。我特別想了解數字和智慧農業技術,棉農獲取市場信息能力較差,缺乏市場競爭優勢,貸款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希望這個棉花項目在農產品市場、農資以及金融服務方面帶給棉農更優質的服務。我會繼續帶領更多棉農參加項目培訓,不斷提升自己、改善生計。”
呂豐霞和韓金瑞口中所說的“棉花項目”,就是由先正達集團中國、荷蘭禾眾基金會共同推動開展的美村富民項目。在前期調研走訪基礎上,3月初,該項目正式啟動。旨在助力解決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升棉花等作物的生產效率,改善農戶收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
“長期以來,河西走廊地區棉花種植以一家一戶種植為主,機械化程度低,耗水量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收益難以保障。在資源與成本雙重壓力下,近年來,河西走廊地區棉花種植面積逐年壓減。”先正達集團中國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姜業奎表示,美村富民項目將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作為核心示范區,依托先正達集團中國先進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綜合植保及作物營養解決方案,借助MAP農業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模式,有效探索并總結棉花及輪作作物實施技術和經驗模式,積極推廣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及經營模式。
“希望通過這一項目的摸索積累和大力推廣,聯合我國棉花產業鏈上游棉花種植業、中游棉花制造業、下游具體應用和消費者,達成棉花及輪作作物產業水平提升、農民增產增收的效果,形成一系列因地制宜、科學高效、經濟合理的資源節約種植模式,為相關技術及模式在全國更大范圍內推廣提供經驗和借鑒,也為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姜業奎表示。
禾眾中國辦公室負責人李如松介紹,美村富民項目為期五年共分兩期,一期從甘肅的棉花產業開始, 重點扶持女性農民和青年新型職業農民,助力10家合作社發展。據測算,目前,甘肅棉農平均每公頃土地公頃投入成本6745元,總邊際收益15902元,希望未來5年后,利潤能達到每公頃18179元。
據了解,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重要的貿易國。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金文成表示,2021年全國棉花產量573.1萬噸,同比下降3.0%,進口234.2萬噸,同比增長4.9%,棉花替代性產品棉紗進口211.8萬噸,棉花進口比重大,市場需求旺盛。我國棉花主要在西部種植,西部地區面積廣闊,人口眾多,收入較低,具有豐富的光熱資源,通過采用旱作技術、節水技術,確定不同的品種戰略,創新經營模式,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共同做好農業可持續發展事業,可以更好地造福棉農。
“我國強調采用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生產棉花。10多年前已經把整個農業(包括棉花)可持續生產作為國家的基本準則。”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市場與貿易研究室主任翟雪玲介紹。從2001年開始,我國對生態脆弱區和環保區進行修復補貼,大力推廣可持續的生產方式,降低農藥化肥使用,推廣節水項目和測土配方施肥,對不同作物制定可持續生產的標準規范,在品種選育、可持續生產方式推廣、評估等幾個方面推動可持續發展,在生產中保護從業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一個健康的生產環境。
據悉,先正達集團中國是先正達集團旗下四大業務單元之一。2013年,先正達啟動實施了綠色增長計劃,作出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六大承諾。2020年6月,在全面履行這六大承諾的基礎上,又推出了綠色增長計劃2.0版本,承諾到2030年將先正達集團業務的碳排放強度降低50%,旨在減少農業碳足跡、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更好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