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農民為適應市場需求,近年來種植業結構調整頻繁,作為飼料用的玉米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千畝上升到2萬畝左右,尤其供人食用的甜玉米面積已種植3000畝左右,但甜玉米的抗蟲、抗病性不及常規飼料玉米。近期我縣發現甜玉米的“莖腐病”流行發生,將嚴重影響苞谷產量,嚴重田塊株發病率達15%(白馬鎮浮山村調查),種植農戶必須加強防治措施,控制危害程度。1、發病原因:菌源主要是土表和作物病殘體上的腐霉菌和禾谷鐮刀菌侵染引起至病,再遇田間排水不良、種植密度較大、田間通氣性差,或遇臺風暴雨后,植物傷口較重的情況下,又恰遇30℃以上的連續高溫,則極易引起病害的侵染和流行。2、侵染和發病癥狀:病菌先從玉米葉鞘基部(或傷口)侵入,然后擴展到基部節間。則侵染心葉葉片邊緣產生水漬狀斑點,逐步發展至葉片腐爛,后期基部變褐色、腐朽、髓部中空、易倒伏;影響后期果穗,籽粒干癟。3、今年流行發生原因:甜玉米莖腐病是常發型突發性病害。今年在8月中旬突發流行的主要原因是8月6~8日“麥莎”臺風影響,風力較大,時間較長,降雨較多造成田間積水嚴重,植株傷口較多,再加上臺風過后連續35℃的高溫,極有利病害的浸染、發展、流行。4、防治措施:(1)選育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措施。(2)茬口間、年度間都必須進行輪作。(3)合理密植,切忌過密種植。(4)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避免施氮過多。(5)播種前后都要及時清理田間病殘體,減少浸染菌源。(6)遇上臺風暴雨后立即用藥,每畝用50%多菌靈100克對水100公斤噴粗霧,或可與兼治玉米螟相結合,另加40%辛硫磷100毫升藥液,進行灌心效果更佳。